《內(nèi)經(jīng)》曰,火曰炎上,土爰稼穡,水曰潤下,木曰曲直,金曰從革。
火生土為之母,炎曰上,上為飛。
土生金為之子,革曰皮,皮非羽。
土克水為之制,潤曰下,下為水。
木克土為所制,曲曰柔,直斐剛。
能上者為鳥能下者為魚,而鳥無皮,魚能柔而不能剛,《內(nèi)經(jīng)》云,天氣上為云,地氣下為雨。能云能雨似鳥而無羽,能游而能剛直曲柔者,《易經(jīng)》曰,飛龍在天。
五行多子子金旺于西,亦有母火,母火旺于南,然為水所制,子土移于南而制水,勢所因也,木旺于東,雖為子金所制,避之為黃老之意也。
古圖上為南下為北,所以左為東,右為西,根據(jù)上面的分析,樓主的紋身應該避開左邊,而以上部為宜,避左為右,所以以右上為佳,右上在人為手臂,而右手的右上為最佳處,靠后的肩胛骨前部也可選擇,紋的自然是龍,以盤龍怒視為最佳,取有柔有剛之意,可參考大清銀幣后面的那個盤龍像,據(jù)說那是因為晚清喪權(quán)辱國,清人為求土開疆而設(shè),生土者火,火為赤色,克土者木,木為青色,所以可以紅色為主色,避開青色,也可用點黃色,為同氣相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