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文言文閱讀訓(xùn)練60篇1.黃琬巧對黃婉小時侯聰明,祖父黃瓊做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發(fā)生日食。京城看不見日食情況,黃瓊把聽見的情況告訴皇上。
皇太后招他問日食遮了多少。黃瓊思索答案卻不知道日食情況。
黃婉當時7歲,在旁邊:“為什么不說日食剩下的像剛出來的月亮?”黃瓊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話回答詔書。2.神童莊有恭粵中部的莊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
(他的)家在鎮(zhèn)粵將軍署旁邊,有一次放風(fēng)箏玩耍,(風(fēng)箏)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nèi)院中,莊有恭直接進入要求歸還。所有衙役都認為他歲數(shù)小而忽略了他,沒有來得及阻擋他進入。
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狀態(tài)與眾不同,急促喝問他說:“小孩從哪來的?”莊有恭實話回答。將軍說:“你讀書了沒有?可以對對子嗎?”莊有恭回答說:“對子,小意思了,那有什么難的!”將軍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莊有恭回答:“一個字能對,一百個字也能對?!?/p>
將軍認為他大氣夸獎他,于是就指著廳里張貼的畫讓他做對子,說:“舊畫一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鼻f有恭說:“就是這里一盤棋,便可以對呀。”
應(yīng)聲對道:“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堤防堤防?!?.曹植聰慧陳思王曹植,字子建。
他十多歲就能誦讀《詩經(jīng)》《論語》及數(shù)十萬字辭賦,他還擅長寫作。太祖讀了曹植的文章之后曾問他:“你是請人代筆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兒出口就能談?wù)?,提筆就能寫出文章,請父親當面試試,看是否請人代筆?”當時,恰逢鄴城銅雀臺落成,曹操把兒子都帶上臺去,讓他們各自作一篇賦。
曹植落筆如飛,轉(zhuǎn)眼即成,而且寫得很值得欣賞,太祖對曹植的才能驚嘆不已。曹植天性隨和,不讓人敬畏,他使用的車馬以及自身的裝束打扮也都不追求華麗。
每次去見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難問題來刁難他,但曹植都能應(yīng)聲而答,因此頗受曹操寵愛。太祖去攻打?qū)O權(quán),派曹植留守鄴城,并告訴曹植說:“我以前作頓邱令時,只有二十三歲。
想想當年的所作所為,我至今也不后悔。你如今也二十三歲了,也應(yīng)當努力啊!”曹植一方面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華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還有丁儀、丁廙、楊修等人的輔佐。
太祖猶豫不決,幾次想把曹植立為太子。但是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注意修飾,飲酒也沒有節(jié)制,而以后成為文帝的曹丕卻暗用權(quán)術(shù)對付曹植,宮女及太祖身邊的人都給他說好話,因此曹丕被立為太子。
曹植有一次乘車在御街上行駛,從司馬門徑直出宮。太祖知道后非常生氣。
守衛(wèi)司馬門的官也因罪被處死。從此以后太祖加重了對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漸失寵。
太祖一方面擔(dān)心自己死后出現(xiàn)禍患,一方面因為楊修很有才華而且足智多謀,更是袁紹、袁術(shù)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楊修殺了。曹植心里更加不安。
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關(guān)羽圍困,太祖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兼征虜將軍,想派他去解救曹仁。為此太祖專門敕令告誡曹植,曹植卻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罷免了。
4.鮑子難客齊國姓田的(權(quán)臣)出行前在廳堂設(shè)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飯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獻魚和大雁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嘆道:“老天對民眾很厚道啊!生長五谷,孕育魚和鳥,用來享用。”
所有食客高聲附和。鮑家男子年齡二十歲,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進言道:“不是您說的那樣。
天地萬物和我們?nèi)祟惒⒋?,種類不同而已。種類沒有什么貴賤之分,只是因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約,互相成為食物,并不是為了給誰吃而生存的。
人類獲取可以吃的東西吃,難道是天為了讓人吃而孕育它們嗎?況且蚊蟲叮咬(人的)皮膚,虎狼吃肉,豈不是為了蚊蟲而孕育出人、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嗎?”5.曹紹夔捉“怪”唐朝時,洛陽有座寺廟.一個老和尚屋里的銅磬,常常自己會發(fā)出低沉的聲音.半夜,寺中的鐘聲悠揚地響起來,銅磬也跟著幽幽地響,似鬼魂在啜泣,如幽靈在飄蕩,老和尚神情悸動,恍惚不寧,以為妖怪作祟.時間一長,老和尚給嚇病了,臥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們不敢去搬掉那口銅磬,以免招災(zāi)上身.老和尚的朋友曹紹夔前來看望.談起銅磬作怪的事,曹紹夔覺得很奇怪,仔細察看銅磬,與別的銅磬并無兩樣.這時,寺廟里開飯,飯?zhí)美镯懫痃娐?,那磬也跟著發(fā)出嗡嗡聲響.老和尚又驚惶不安起來.旋即,鐘停了,那聲音也停止了.曹紹夔見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虛地對老和尚說:明天你請我喝酒,我?guī)湍阕窖?老和尚不相信地搖搖頭,說:你若能捉妖,別說一頓酒,就是你天天來,我也請你!曹紹夔詭譎地笑道:捉妖只是舉手之勞,你不用太客氣.第二天,老和尚備了豐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氣,把好酒好菜吃個精光.酒足飯飽之后,從袖中抽出一把銼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后刺拉,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銅磬挫了好幾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涂了:你這是……曹紹夔說:哪里有什么妖怪呢是因為磬和寺里的鐘標準音相同,鐘一響,它也就隨著響起來.現(xiàn)在挫了幾道口子后,和鐘的標準音不同了,磬就不會自己響起來了.。
2.求初二古文閱讀理解題目,要附答案第一篇閱讀《三峽》,完成1-4小題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湖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囐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p>
1.詞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組是()A.之:春冬之時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其:其間千二百里其真無馬邪C.以: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以其境過清D.故:故漁者歌曰故自號曰醉翁也2.試解釋加點詞的詞義。①略無闕處()②不見曦月()③良多趣味()④晴初霜旦()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②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4.(鏈接題)選出下面不是寫“水清”的一項()A.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第二篇閱讀《小石潭記》(節(jié)選),完成第1—4題。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付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義。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影:(2)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悄愴: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有橫線兩處句子的意思。(1)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3.請用第④段中的兩個四字短語,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樹蔓青翠,魚兒在清澈的潭水中暢游,面對如此美景,遭貶而游歷于此處的柳宗元卻到,。4.如果你能經(jīng)“時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與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見,聽他傾訴內(nèi)心的郁悶悲愴之情后,說幾句勸慰的話。
其中要恰當引述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或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相關(guān)名句。(限在40字以內(nèi))第三篇閱讀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完成1--6題。
①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②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錄畢,走送之()(2)腰白玉之環(huán)()(3)寓逆旅主人()(4)皆被綺繡()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余幼時/即嗜學(xué)B.益慕圣賢/之道C.無/鮮肥滋味之享D.燁然/若神人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
4.第②段將同舍生的豪華穿戴和作者的作對比,體現(xiàn)作者的精神追求。5.選段寫了作者幼時求學(xué)的艱難和成年后求師的艱難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求師的艱難表現(xiàn)在哪三個方面?6.宋濂無書讀,天寒抄錄;求師難,恭敬詢問;生活苦,以學(xué)為樂。
這種求學(xué)精神對你有什么啟示?請結(jié)合實際,談?wù)務(wù)J識。第四篇閱讀《岳陽樓記》(節(jié)選),完成1—3題。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至若春和景明()(2)把酒臨風(fēng)()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微斯人,吾誰與歸?3.作者認為一個人應(yīng)當具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五篇閱讀《曹劌論。
3.十篇初二文言文閱讀15.將下列語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8分)范喬邑人臘夕盜斫其樹,人有告者,①喬陽不聞,②邑人愧而歸之。
喬往喻曰:“卿節(jié)日取柴,③欲與父母相允娛耳,④何以愧為!”⑤其通物善導(dǎo),皆此類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譯文]范喬同鄉(xiāng)臘月除夕盜砍他家的樹,有人告訴了范喬,①范喬佯裝沒有聽見,②同鄉(xiāng)慚愧地將盜砍的樹歸還給了。
范喬前去明白地告訴同鄉(xiāng):“您在節(jié)日拿點些,③想跟父母一起高高興興地過節(jié)罷了,④為什么慚愧呢!”⑤他通情理善開導(dǎo),都像這樣。(每句1分)北京市東城區(qū)2005年高三年級綜合練習(xí)(二)11.把下面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5分)①管仲束縛,自魯之齊,道而饑渴,過綺烏(1)封人(2)而乞食。②綺烏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③封人因竊謂仲曰:“④適幸及齊不死而用齊,將何以報我?”曰:“如子之言,⑤我且賢之用,能之使,勞之論,我何以報子?”封人怨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注](1)綺烏,地名。
(2)封人,官名,守邊境的官吏。①②③④⑤11.(5分)(每句1分)[譯文]①管仲被捆綁起來,由魯國(押送)到齊國,走在路上,又饑又渴,經(jīng)過綺烏守邊境的官吏身邊,向他乞討食物。
②綺烏守邊境的官吏跪著讓他吃東西,樣子十分恭敬。③守邊境的官吏乘機偷偷地對管仲說:④“假如僥幸(幸虧,或敬詞,不譯)回到齊國不被處死而被齊國重用,你將用什么來報答我?”管仲說:“假如真的像你說的,⑤我將重用賢人,使用能人,評定(獎賞)有功之人,我憑什么來報答你呢?”邊境的官吏聽了埋怨(責(zé)怪、怨恨)他。
11.將下面文言文中劃線的部分用斜線/斷句。(5分)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①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②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③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④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⑤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11.①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②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③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jié)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④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⑤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斷句每句1分,建議實行減分制。
每句中斷錯一處扣去半分;其中“君子寡欲”、“小人寡欲”、“君子多欲”以及“小人多欲”四處之后可斷可不斷,若斷,不減分)15.翻譯。(8分)⑴將上面文言文閱讀中劃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今之學(xué)者,莫不慕古圣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于文字間者,皆可悲也。
⑵將下面短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答:15、⑴如今一些有學(xué)問的人,沒有誰不羨慕古代圣人、賢人的不朽,但一輩子竭盡全力從事文章的寫作,都是很可悲的事。⑵孟子說:“耕種田地,減少稅收,就可以使人民富裕了。
按時飲食按禮節(jié)花費,財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沒有水和火就不能生活;黃昏傍晚時去敲別人的門去借水和火,沒有不給的。
因為相當?shù)某渥?。圣人治理天下,就會讓豆、米像水與火一樣充足。
糧食像水火一樣充足,百姓哪會有不仁的呢?”11.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夫然,則①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于饑寒,富貴則流于逸樂,②遂營目前之務(wù),而遺千載之功。
日月逝于上體貌衰于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選自曹丕《典論論文》①②11.①古人把直徑一尺的美玉看得很輕,卻把很短的時間看得很重,懼怕時間匆匆而過(2分)②于是就(只顧)經(jīng)營眼前的事務(wù),而拋棄了名傳千古的大事。(2分)15.將下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8分)桓公問管仲曰:“王者何貴?”曰:“貴天。”桓公仰而視天。
管仲曰:“所謂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