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默寫上句或下句
1、彭端淑《為學(xué)》:人之為學(xué)有難易乎?學(xué)之,;不學(xué),。
2.(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_____。稻花香里說豐年,_______。
3、陶淵明《歸園田居》:,帶月荷鋤歸。
4、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
5、晉朝陶淵明《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芳草鮮美,。
6、朱熹《觀書有感》問渠那得清如許,。
7、李煜《相見歡》: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剪不斷,是離愁。。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
9、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cè)畔千帆過,。
10、唐朝杜牧《赤壁》:,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
11、孟子《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12、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亂我心者。.抽刀斷水水更流,。
13、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
14、王維《漢江臨眺》:江流天地外,。
15、杜甫《春望》:,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
16、北宋蘇軾《浣溪沙》: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17、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便欣然忘食。
18、酈道元《三峽》:春冬之時,則,。
19、柳宗元《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
20、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消魂,,。
21、吳均《與朱元思書》夾岸高山,。負(fù)勢競上;爭高直指,千百成峰。
22、唐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詠雪名句):,。
23、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八百里分麾下炙,,。
24、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春蠶到死絲方盡,。
25.夏完淳的《別云間》:三年羈旅客,。誰言天地寬。
26、唐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曲徑通幽處,。
27晏殊《浣溪沙》,。小園香徑獨(dú)徘徊。
28、李賀《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
29戰(zhàn)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時不如地利,。
30、宋朝歐陽修《醉翁亭記》:,在乎山水之間也。
31、東晉陶淵明《飲酒》:問君何能爾,。,悠然見南山。
32唐朝溫庭筠《夢江南》:梳洗罷,。過盡千帆皆不是,,腸斷白[]洲。
二、積累與運(yùn)用
1、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yīng)當(dāng)向有長處的人學(xué)習(xí),常用《論語》中的來表示
3.《狼》中議論點(diǎn)題的句子是:
4.出自《木蘭詩》的成語”撲朔迷離”比喻事情錯綜復(fù)雜,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話是:
5.孟浩然的《過故人莊》:詩中描繪優(yōu)美寧靜的田園生活的句子是
6..陸游的《游山西村》富有哲理的詩句是
這兩句也是這首詩的詩眼。
7《陋室銘》一文點(diǎn)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王灣的《次北固山下》:詩中有一個對偶句,蘊(yùn)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這兩句詩是:
9.杜甫的《望岳》中點(diǎn)明全詩主旨并表達(dá)作者遠(yuǎn)大的理想和抱負(fù)(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
10.曹操的《龜雖壽》:最能體現(xiàn)詩人曹操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情感的詩句(含比喻)是:
11.出自《資治通鑒》的《孫權(quán)勸學(xué)》的成語:(原句: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2、《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13、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
14崔顥的《黃鶴樓》:表現(xiàn)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詩句是:與此詩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15.杜牧的《泊秦淮》:表現(xiàn)詩人憂患意識的詩句是:
‘16、蘇軾《記承天寺夜游》直接抒發(fā)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17、《周處》中清河的一句話曾經(jīng)深深地觸動過我們的心靈,給我們以深深的教益。這句話是:
18王安石的《登飛來峰》:寫出登飛來峰中與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曾樓”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兩句詩:
19.清朝趙翼的《論詩》:常用來贊美人才的人才輩出,也用來表示一代新人過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現(xiàn),長江后浪推前浪的詩句是:。這首詩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和,”風(fēng)騷”原來指《詩經(jīng)》里的“’和屈原的
20.杜牧的《赤壁》:詩中蘊(yùn)含機(jī)遇造人的哲理的詩句:
21《關(guān)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歡美麗而又賢慧的姑娘,《關(guān)雎》一詩中的“”這兩句就是佐證。
22、李白曾豪邁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陳涉世家》中與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這句表現(xiàn)了陳涉青年時代的遠(yuǎn)大抱負(fù)。
23.懷才不遇的人??畤@的兩句話是:(用《馬說》中的原話填空)
24作者寫《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意圖是。
25.《西湖二》中寫西湖月景的句子是:
26.《與朱元思書》一文概括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的句子是:
27.韓愈的《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本詩中表明韓愈被貶的態(tài)度和主張的詩句是:
28.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表現(xiàn)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
29.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說明無論朝代的興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詩句是:
30、日本某些反華勢力,擅自篡改歷史教科書,結(jié)果招致了國內(nèi)外有識之士的一致反對,弄得眾叛親離,正應(yīng)了孟子那句話:
31.歐陽修《醉翁亭記》為后人傳誦最多的一句話(七個字的成語)是;
32、由”四面湖光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這副對聯(lián),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面對人生中成功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yīng)擁有””的心態(tài)。
33.杜甫的《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身處漏雨茅屋,還存有憂國憂民的情思,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一詩中發(fā)出了“”的呼喊。
34龔自珍的《己亥雜詩》:龔自珍載著“浩蕩離愁”辭官還鄉(xiāng),仍關(guān)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yùn)的詩句是:
35.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本詩中寫出洞庭湖浩大氣勢的名句是:
36李白的《行路難》:反映李白不怕困難、勇往直前(道出了詩人堅(jiān)信抱負(fù)必能實(shí)現(xiàn)的積極昂揚(yáng)的豪氣)的名句是:
37《漁家傲?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中,抒發(fā)征夫戍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xiāng)的眷念之情(表達(dá)主旨)的詩句是:
38..《墨池記》中作者認(rèn)為王羲之能在書法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
39《蒹葭》:詩中能印證”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尋找追求的詩句:
40.《曹劌論戰(zhàn)》中反映戰(zhàn)前政治準(zhǔn)備,表現(xiàn)曹劌“取信于民”的戰(zhàn)略思想的一句話是:
41《陌上?!分袀?cè)面襯托羅敷貌美得的詩句是:
42《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表明孟子和太史公的文章已達(dá)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的一句話是:
43.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志未酬的感嘆的詩句是:
44.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抒發(fā)詞人一生中的事業(yè)與抱負(fù),并發(fā)盡無盡感嘆的句子是:
45.請你從古代詩詞中找出兩句寫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46請寫出古代詩詞中有關(guān)花的詩句。
47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鳥的詩句,請寫出有關(guān)“鳥”的詩句。
48.、中國的酒文化享譽(yù)世界,請你寫出含”酒”字的詩三句。
二、課內(nèi)閱讀(一)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的詞。(2分)
可愛者甚蕃()濯清漣而不妖()
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
2.翻譯文言語句。(2分)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填空。(3分)
①第一段中描寫蓮花高潔、質(zhì)樸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蓮花正直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蓮為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第二段結(jié)尾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yīng)放在“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將它放在結(jié)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贊揚(yáng)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實(shí)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fā),可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有人卻認(rèn)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diǎn),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yuǎn),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②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cè),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③通計(jì)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共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jì)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1.注音:貽()髯()膝()矯()2分
2.解釋加點(diǎn)的詞語:()2分
A.罔不因勢象形(罔:)B.神情與蘇黃不屬(屬:)
C。高可二黍許(許:)D.佛印絕類彌勒(類:)
3.“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中的“為”與下面句子中的哪一個“為”解釋相同?()2分
A.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B.不足為外人道也。
C.中軒敞者為艙。D.通計(jì)一舟,為人五。
4.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2分
A、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B、子墨子九距之
C、裁如星點(diǎn)D、則題名其上結(jié)合全文,
5.指出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xiàng):()2分
A.《核舟記》一文選自清代人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
B.文章說明了雕刻家構(gòu)思的巧妙,贊美了他的高超技藝。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藝術(shù)形象,顯示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shù)的卓越成就。
D.“嘗貽余核舟一”,這里指的是王叔遠(yuǎn)把核舟贈送給了蘇軾。
6.選文第2自然段生動細(xì)膩地描述了核舟上三個主要人物的姿態(tài)和神情,具體說明雕刻藝人“______、”(用原文第1段中的兩個四字短語來回答)的精湛技藝。2分
7、翻譯句子:2分
(1)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2)而計(jì)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三)(12分)
①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②遂命仆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③攀援而登,箕踞而造,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④其高下之勢,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⑤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土婁為類。⑦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平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⑧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⑨蒼然暮色,自遠(yuǎn)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⑩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11)故為之文以志。(12)是歲元和四年也。
1.文段出自《》(課文題目),是“____”的第一篇,我們還學(xué)過出自其中的另一篇《》。作者柳宗元是___朝著名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2分)
2.解釋加點(diǎn)的字詞:①始指異之②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③游于是乎始。
④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2分)
3請用/畫出下句的朗讀節(jié)奏()
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4上文描寫西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
5.上文描寫人與自然融合的句子是____。
6.試將本文與《醉翁亭記》作比較,說說兩文的主旨有何不同?
(四)閱讀下面有關(guān)“憂患”的兩個文段,做12—13題。(6分)
(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
(乙)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jī)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bào)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1.解釋加點(diǎn)的字。(3分)
①衡()于慮②而后喻()③以光()先帝遺德
2.(甲)文中空白處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體是指(乙)文中的________。
(乙)文中,作者解決“危機(jī)”的辦法是_______(3分)
3.下面的一副對聯(lián)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參考示例從列出的六項(xiàng)中任意選出兩項(xiàng),寫出具體所指。(2分)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diǎn)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本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顧:三顧茅廬
六出:東和:收二川:
七擒:北拒:排八陣:
四、(一)(8分)
楊朱之弟曰布,衣表衣而出。天雨解表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注:楊朱:人名。緇:黑色。
1、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xiàng)是(2分)()
A、衣緇衣而反B、甚矣,汝之不惠
C、入則無法家拂士D、予默然無以應(yīng)
2、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2分)
A、衣表衣而出(穿)B、天雨(下雨)
C、子無撲矣(孩子)D、子亦猶是也(好像)
3、將文中劃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_
4、從這則小故事中,你領(lǐng)悟到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
_
(三)(8分)
荀巨伯①遠(yuǎn)看友人疾,值胡賊②攻郡.:“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遠(yuǎn)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dú)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彀嘬姠鄱€,一郡并獲全④.
(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注:①荀巨伯:東漢桓帝時義士.②胡賊:古代的一些漢人對北方匈奴人的蔑稱.③班軍:即班師,出征而回.④得以保全,免受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
1.在下面語句中加上個逗號,將其斷開.(2分)
荀巨伯遠(yuǎn)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
2.解釋加點(diǎn)的字(2分):
敗義以求生不忍委之
3.翻譯下面語句.(2分)
吾今死矣子速去!
答:
4.匈奴“班軍而還”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閱讀寓言《曾子殺彘》,,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讀后感。(20分)
曾子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還,顧反,為女殺彘(豬)?!逼捱m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答案1、則難者亦易也,則易者亦難矣2、清風(fēng)半夜鳴蟬,聽取蛙聲一片3、晨興理荒穢4、誰家新燕啄春泥5、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落英繽紛,6、為有源頭活水來7、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理還亂,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8海內(nèi)存知已,兒女共沾巾9病樹前頭萬木春10、折戟沉沙鐵未銷11、舍魚而取熊掌也。舍生而取義也。12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煩憂舉杯澆愁愁更愁13、長河落日圓14、山色有無中。15、感時花濺淚,家書抵萬金16、門前流水尚能西17不求甚解,每有意會18、素湍綠潭,回清倒影19、皆若空游無所依20、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21、皆生寒樹,互相軒邈。22、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23、夢回吹角連營,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diǎn)兵24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蠟炬成灰淚始干25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26禪房花木深27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28甲光向日金鱗開29地利不如人和30、醉翁之意不在酒31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32獨(dú)倚望江樓,斜暉脈脈水悠悠
二、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諱疾忌醫(yī)3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5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6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斯是陋室,唯吾德馨。8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9“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11吳下阿蒙刮目相待12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3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4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5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16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17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1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李白杜甫國風(fēng)《離騷》。20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2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2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23千里馬常用,而伯樂不常有。24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25月景尤不可言,花態(tài)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26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dú)絕。27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28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29興,百姓苦;亡,百姓苦?。ㄖ髦季洌?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1醉翁之意不在酒。3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3安得廣廈千方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3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35氣蒸云夢澤,波撼云陽城。36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37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38“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xué)不如彼邪?則學(xué)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39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40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41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俏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42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43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44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45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46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47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48花間一壺酒,獨(dú)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dú)酌》)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三(一)1.多,洗滌,長蔓(牽牽連連),更加。2.對于菊花的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11.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②襯托蓮花的高潔可愛。③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寫作目的。12.略(提示:針對某一種觀點(diǎn)或?qū)烧呓Y(jié)合起來談均可,但必須扣住“人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二)1、yiranxijiao2、無類似上下像3、c4D5、D6、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7、1他們的兩膝互相靠近,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2但計(jì)算它的長度還不滿一寸,大概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三)1、始得西山宴游記永州八記小石潭記唐2、1異:以-----為異2、釋:解脫3此,這4向:從前3、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4則凡數(shù)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④其高下之勢,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5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6、本文重在抒寫作者26.(1)感動、激動(2)奔走效勞(3)所以(因此)(3分,每小題1分)
26、D27、C28、假如你的狗出去時是白的回來時成了黑的,難道你能不覺得奇怪嗎?
29、凡遇是非,切莫忙于責(zé)人,應(yīng)首先從自身找原因。(或:任何事情,應(yīng)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既要辨別其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其內(nèi)在本質(zhì))
評分意見:每題均為2分。第29題可從不同角度領(lǐng)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