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厲害。
道教自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改革、整頓后,歷隋唐五代宋的漫長歲月,尤其到北宋末年,已呈現(xiàn)頹勢。以符箓派為主流的道教,支派爭流,一些道流徇末遺本,流弊時現(xiàn)。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王重陽創(chuàng)立了全真道教。王重陽以新的宗旨、修持方法對道教進行了大量的改革,進一步把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貫徹到教義中。
據(jù)載金正隆四年(1159),王重陽棄家外游,在甘河鎮(zhèn)遇異人,授以修煉真訣,于是悟道出家。在南時村筑墓,住在墓穴中兩年多,自稱為“活死人墓”。
金大定七年(1167),離開陜西,前往山東傳道度人。先后收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為徒,在文登、寧海、福山、登州(今蓬萊)、萊州(今掖縣)建立三教七寶會、金蓮會、三光會、玉華會等。因王重陽在山東寧海自題其庵名為“全真堂”,故入道者都稱為全真道士。
全真道初傳時期,遵行“以無為為主”的教旨,即注重個人修煉,而不注重發(fā)展教徒、營造宮觀,組織規(guī)模和力量也比較小。自劉處玄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丘處機于金泰和四年(1204)相繼掌教以后,始逐漸重視創(chuàng)立宮觀和收徒活動。經(jīng)過二三十年的發(fā)展,全真道組織已具有相當(dāng)?shù)囊?guī)模,它在魯、豫、秦、冀等地,具備了相當(dāng)深厚的組織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