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語文真題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務(wù)必在答題紙上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清楚。
2.所有試題的答案必須全部涂(選擇題)或?qū)懀ǚ沁x擇題)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一律不給分。答題時應(yīng)注意試題題號和答題紙題號一一對應(yīng),不能錯位。
3.本試卷共6頁。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一、閱讀8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6題。(17分)
專家與通人
雷海宗
①專家是近年來的一個流行名詞,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專家。專家的時髦性可說是今日學(xué)術(shù)界的最大流弊。學(xué)問分門別類,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說各門之間真有深淵相隔。學(xué)問全境就是一種對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與追求,各門各科不過是由各種不同的方向與立場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學(xué)由政治活動方面去觀察人類的全部生活,經(jīng)濟學(xué)由經(jīng)濟活動方面去觀察人類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個的,支離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們?nèi)粲蟮脧氐椎闹腔郏捅仨毰酝ū鹃T以外的知識。各種自然科學(xué)對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與立場的不同,對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學(xué)的發(fā)展史上,凡是有劃時代的貢獻的人,沒有一個是死抱一隅之見的人。如牛頓或達爾文,不只精通物理學(xué)或生物學(xué),他們各對當時的一切學(xué)術(shù)都有興趣,都有運用自如的理解力。他們雖無哲學(xué)家之名,卻有哲學(xué)家之實。他們是專家但又超過專家;他是通人。這一點總是為今日的一些專家或希望作專家的人所忽略。
?、诩俣橙藶榭紦?jù)專家,對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詳述原委,作一篇考證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兩三倍;但對今日政治經(jīng)濟社會的局面完全隔閡,或只有幼稚的觀感,對今日科學(xué)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對于歷史文化的整個發(fā)展絲毫不感興趣。這樣一個人只能稱為考據(jù)匠,若恭維一句,也不過是“專家”而已。又如一個科學(xué)家,終日在實驗室與儀器及實驗品為伍,另外不知尚有世界。這樣一個人可被社會崇拜為大科學(xué)家,但實際并非一個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殘廢就與身體上之足跛耳聾沒有多少分別。
?、墼龠M一步。今日學(xué)術(shù)的專門化,并不限于科門之間,一科之內(nèi)往往又分化為許多的細目,各有專家。例如一個普通所謂歷史專家,必須為經(jīng)濟史專家,或漢史專家,甚或某一時代的經(jīng)濟史專家,或漢代某一小段的專家。太專之后不只對史學(xué)以外的學(xué)問不感興味,即對所專以外的史學(xué)部分也漸疏遠,甚至不能了解。此種人或可稱為歷史專家,但不能算為歷史家。片段的研究無論如何重要,對歷史若真欲明了,卻非注意全局不可。
④今日學(xué)術(shù)界所忘記的,就是一個人除作專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須作“人”。一個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講,是“全人”,由學(xué)術(shù)的立場講,是“通人”。我們時常見到喜歡說話的專家,會發(fā)出非常幼稚的議論。這就是因為他們只是專家,而不是通人,一離本門,立刻就要迷路。他們對于所專的科目在全部學(xué)術(shù)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專的范圍外,若一發(fā)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
⑤學(xué)術(shù)界太專的趨勢與高等教育制度有密切的關(guān)系。今日大學(xué)各系的課程,為求“專精”與“研究”的美名,舍本逐末,基本的課程不是根本不設(shè),就是敷衍塞責(zé),而外國大學(xué)研究院的大部課程在我們只有本科的大學(xué)內(nèi)反倒都可以找到。學(xué)生對本門已感應(yīng)接不暇,當然難以再求旁通。一般的學(xué)生因根基的太狹太薄,真正的精通()談不到,廣泛的博通()無從求得;結(jié)果各大學(xué)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識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專門研究,又不能正當?shù)貞?yīng)付復(fù)雜的人生。近年來教育當局與大學(xué)教師,無論如何的善于自辯自解,對此實難辭咎??箲?zhàn)其間各部門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們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質(zhì)。雕蟲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無論做學(xué)問,或是做事業(yè),所需要的都是眼光遠大的人才。
?、薹踩四甑饺?,人格就已固定,難望再有徹底的變化,要做學(xué)問,二十歲前后是最重要的關(guān)鍵,這正是大學(xué)生的在校時期。品格、風(fēng)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時來作最后的決定。此時若對學(xué)問興趣立下廣泛的基礎(chǔ),將來的工作無論如何專精,也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若在大學(xué)期間,就造成一個眼光短淺的學(xué)究,將來若要再作由專而博的功夫,其難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種的學(xué)術(shù)都過于復(fù)雜深奧,無人能再望作一個活的百科全書的亞里士多德。但對一門精通一切,對各門略知梗概,仍當是學(xué)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紀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復(fù)雜最有趣的時代,今日求知的時會也可謂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豈不冤枉可惜?因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據(jù)一井去活動,但我們不妨?xí)r常爬出井外,去領(lǐng)略一下全部天空的偉大!
(《大公報》(重慶版)1940年2月4日“星期論文”專欄)
1.第①段中“死抱一隅之見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列對第③段中畫線句的作用分析錯誤的一項是()(3分)
A.表明作者在這之前已經(jīng)從另外一個方面或角度論證了自己的觀點。
B.過渡到下文從學(xué)科內(nèi)部細分的現(xiàn)狀這一角度論證專家要注意全局。
C.提示下文對專家在學(xué)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論證深入了一個層次。
D.強調(diào)作者對“歷史專家”與“歷史家”的區(qū)分,進一步反對只專一門。
3.第⑤段中作者認為造成“學(xué)術(shù)界太專的趨勢”的原因是__________。(2分)
4.聯(lián)系上下文.為第⑤段畫線句選項填空,簡述理由。(3分)
(1)也更(2)既又
5.聯(lián)系全文,概述培養(yǎng)“通人”的重要性。(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下列人物中任選一位,分析他為什么是通人。(不超過45字)(4分)
魯迅朱光潛馬克思愛因斯坦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6-12題。(22分)
春聲和春深
(1)我寫過北國的春風(fēng)。記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溝里,忽然一夜間,呼嘯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撲窗如機槍掃射,木頭梁、柱、椽、檁“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蟲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節(jié)作響……天亮起來一看,冰雪依舊,只是趴下來點貼近地皮。
(2)春風(fēng)告退。忽又從千里外,從沙漠,從戈壁起跑,跨欄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嶺,踢蹬起黃沙黃土,高天朦朧,太陽淡化……這樣一而再三,麥苗才吐青,冰雪也還在角落里、背陰里、洼里坎里齜著白牙。
(3)我服了。后來也愛了。說到愛我又是江南水鄉(xiāng)出身,那里的春風(fēng)叫歷代詩人寫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寫了,“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的“綠”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皺一池春水”的“吹皺”二字,都是千古贊為絕活,咱還啰嗦什么呢,本來在針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時還有立錐之地。這些絕活早已鐵案如山,咱們不抱沒縫的蛋也罷。這是做詩做文章的話。說到愛卻又是一番天地?!半S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極好的詩句,不過我不愛?!半S”字好,江南水鄉(xiāng)的春風(fēng)和春雨,是緊相隨的,“潛”字好,“潤”字好,“細”字更好,風(fēng)也細雨也細也。但“無聲”二字惹翻了我的愛心。
?。?)我久居北國,有個弟弟久居北大荒。我們壯年時都不大思鄉(xiāng),儼然四海為家了。有回我問他有沒有偶然心動,念及家鄉(xiāng)的時候?他思索。
?。?)我追問好比說一剎那?我這里有過一剎那來去如閃電,閃電就夠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靂。他說有。有時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處,忽聽屋頂“瓦背”陣雨掃過——沙、沙、沙……江南絕無炕,北大荒沒有“瓦背”,有雨也不會“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風(fēng)春雨了,你說你沒有思鄉(xiāng),那是故鄉(xiāng)思念你了。你這個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處,還不知道童年永不離身。我勸弟弟寫詩吧,他一笑,無意于此。人到老時血管會硬化,腦子卻又會軟化,弄得可笑。蓋世英雄也難免小丑般收場。落葉歸根之思,我又以為那是軟硬兼施的東西。若論固執(zhí)勁兒,只怕是軟硬不吃。
(6)我耳朵里不大出現(xiàn)弟弟的“沙沙”聲,現(xiàn)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蘇蘇蘇”。江岸“綠”,是蘇蘇“綠”的。春草“生”時,春風(fēng)“吹皺”時,“隨”時“潛”時“潤”時,都必定蘇蘇價響?!皾櫸锛殶o聲”,“無聲”兩字不能接受。
好好聽吧,幼苗拔節(jié),童年拔長,那也是蘇蘇響著拔上來的。老來硬化或軟化的時候,耳朵里蘇蘇不絕,那是春的回聲。那是故鄉(xiāng)故土的呼叫。
(7)這是春聲。
?。?)北京俗話說:“春脖子短”。意思還是“春短”,中間加個“脖子”,妙!楊樹剛上葉子,柳樹剛吐絮,桃花“暄”,杏花“舊”,都才看見就暴熱起來了。頭連肩膀無所謂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極壯健的人如拳擊勇士,也可以是縮頭縮腦如武大郎者。不過有那猛烈的春風(fēng)在,漫天的黃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無可惜,不無可笑。春天就這樣勇了,夏日炎炎怎么處,冰凍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稱呼。
?。?)我問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樣?他立刻回答很長,長到過不完的樣子。虧他說得出來,只一個長字。故鄉(xiāng)的遙遠童年的朦朧,春天的深沉,無意過篩過籮卻過了,無心淘洗也夢游一般澄清提純了。只落下一個字:長。我疑心這一長字是思鄉(xiāng)的單相思,不一定實際。寫信去問一位蟄居家鄉(xiāng)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頓,現(xiàn)在是混得最好的時候,在鄉(xiāng)下做機修生活?;匦艁砹苏f只覺得做生活手冷,快點熱起來好。
可見實際長還是長的。手冷希望快點熱起來,那是一個老手藝人的話。
?。?0)少年時候我們沒有這種想法,那手總是熱的?!按蟮卮喝绾#袃簢羌?,龍燈花鼓夜,長劍走天涯?!蹦菚r候我們喜歡這樣的詩。現(xiàn)在敢說經(jīng)歷了滄海桑田,細細想來敢說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長,才包羅萬象,一個浪花冷一個浪花熱,這個手冷那個手熱,都不過是浪花中的泡沫?!按荷钊绾!保谠娎镂睦锟吹枚嗔?,也看俗了。其實這個“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說的“長”字吧,不過也還有不同。
?。?1)少年時正是戰(zhàn)爭歲月,我在鄉(xiāng)下跑來跑去?;ɑú莶輿]人管,沒有人理。淡淡的陽光蒙蒙的細雨。陽光只管照細雨只管下,誰也不理誰,忽然,山坡上映山紅開了,人走不到的石頭巖上開了,人走來走去踩得稀爛的黃泥路邊也開了,牛羊吃草的坡上開了,水泥墳圈石頭墳壇那里拱著水泥拱著石頭開了。映山紅滿山紅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鵑,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過冬,濕度、溫度、光度樣樣伺候合適了,才開個五天八天?!〗弦灿写笄缣欤瑔伪〉挠成郊t當天發(fā)干,再曬一天,減色。曬上三天山上殘紅映不成了??墒墙洗禾斓募氂辏坏汝柟馐兆?,自會瀠瀠一片。映山紅一掛上針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來了。時雨時晴同時雨同時晴,晴雨沒有休時,映山紅沒有休日。這是長了。
?。?2)在艱難的歲月,我在北國風(fēng)沙里,忽然遇上個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國畫展。我沒有了接受的興趣,匆匆一走而過。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畫灰蒙蒙細雨看不見,可又撲面。一道漫坡坡頭一圈矮矮圍墻,墻里有些石頭堆又不夠廢墟,說不清。坡下邊有兩頭牛,邊吃草邊瞌睡,牛毛上當掛著針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朧朧。我在草地上找紅色,也朦朧似有似無,我認定是有,還是映山紅。
?。?3)我看見了少年時代,看見了“龍燈花鼓夜,長劍走天涯”??匆娏死鲜炙嚾?,手冷望天。在艱難的風(fēng)沙里,忽然看見了想也想不起來的故鄉(xiāng)的春天,又朦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4)這是春深了。
7.第(1)、(2)段畫線部分都用了修辭手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____________。(2分)
8.第(5)段中畫線句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對本文分析正確的兩項是()()(6分)
A.擬聲詞“沙沙沙”和“蘇蘇蘇”的不同表明作者聽覺更細致入微。
B.作者對“潤物細無聲”的欣賞為下文描述春聲作了感情的鋪墊。
C.作品敘述楊柳桃杏時暗含時光的流動,表現(xiàn)北京“春脖子短”。
D.寫“手冷”和“手熱”的用意在于揭示歲月已經(jīng)改變了人生處境。
E.“春長”和“春深”一動一靜彼此呼應(yīng),銜接巧妙而且結(jié)構(gòu)嚴謹。
F.本文結(jié)尾意味深長,空谷回音中留給讀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10.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分析第(11)段中作者是怎樣描寫映山紅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從“春聲”寫到“春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與《故都的秋》都寫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請加以評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寫。(6分)【任選6空。超過6空,按前6空評分】
13.(1)其為人也,______________,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七則》)
(2)______________,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3)分野中峰變,____________。(王維《終南山》)
(4)念去去、千里煙波,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鈴》)
(5)俶爾遠逝,__________________,似與游者相樂。(柳宗元《小石潭記》)
(6)____________________,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7)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8)不薄今人愛古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戲為六絕句》)
(四)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4-16題。(8分)
早興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開門鼓一聲。
犬上階眠知地濕,鳥臨窗語報天晴。
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
睡覺①心空思想盡,近來鄉(xiāng)夢不多成。
【注】①覺:醒。
14.白居易,字樂天,號_____________。(1分)
15.對本詩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3分)
A.首聯(lián)用“晨光”與“開門鼓”交代時間之早。
B.頷聯(lián)以犬和鳥的表現(xiàn)描繪清晨興旺之景。
C.尾聯(lián)“鄉(xiāng)夢不多成”呼應(yīng)“心空”,點明主旨。
D.本詩語言淺顯平實,給讀者清新自然之感。
16.詩人善于從細微處表現(xiàn)生活情趣,請從這一角度賞析畫線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17-22題。(17分)
沈周
?、偕蛑?,字啟南,長洲人。祖澄永樂間舉人材,不就。所居曰西莊日置酒款賓,人擬之顧仲瑛。伯父貞吉父恒吉,并抗隱。構(gòu)有竹居兄弟讀書其中。工詩善畫臧獲亦解文墨。邑人陳孟賢者,陳五經(jīng)繼之子也。周少從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恭大嗟異。及長書無所不覽。文摹左氏詩擬白居易、蘇軾、陸游,字仿黃庭堅,并為世所愛重。尤工于畫評者謂為明世第一。
?、诳な赜]周賢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決意隱遁。所居有水竹亭館之勝,圖書鼎彝充牣①錯列,四方名士過從無虛日,風(fēng)流文彩,照映一時。奉親至孝。父歿或勸之仕,對曰:“若不知母氏以我為命耶?奈何離膝下。”居恒厭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窩,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跡惟恐不深,先后巡撫王恕、彭禮咸禮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辭。
?、塾锌な卣鳟嫻だL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騽裰苤]貴游以免,周曰:“往役,義也,謁貴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還。已而守入覲銓曹②問曰:“沈先生無恙乎?”守不知所對,漫應(yīng)曰:“無恙?!币妰?nèi)閣,李東陽曰:“沈先生有牘乎?”守益愕,復(fù)漫應(yīng)曰:“有而未至?!笔爻觯瑐}皇謁侍郎吳寬,問“沈先生何人?”寬備言其狀。詢左右乃畫壁生也。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索飯,飯之而去。周以母故終身不遠游。母年九十九而終,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ㄗⅲ贍簼M。②銓曹:吏部官員。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漫應(yīng)曰()(2)寬備言其狀()
18.下列句中加點字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
A.父沒,或勸之仕B.卒供役而還
C.故患有所不辟也D.萬鐘則下辯禮義而受之
19.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項是()(2分)
A.周以母故而告以成功
B.飯之而去涵淡澎湃而為此也
C.評者謂為明世第一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D.入其姓名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0.把下列句子解釋成現(xiàn)代漢漢語(6分)
(1)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還,謁周舍,再拜引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③段詳寫了郡守對沈周態(tài)度的變化,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2分)
21.聯(lián)系全文,簡析沈周隱逸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下文。完成第23-27題。(12分)
南方號桂海,秦取百粵,號曰桂林。桂之所產(chǎn)古以名地。今桂產(chǎn)於欽、賓二州,於賓者,行商陸運致之北方;於欽者,舶商海運致之東方。蜀亦有桂天其以為西方所資歟?桂之用於藥,尚矣,枝能發(fā)散,肉能補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發(fā)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發(fā)達之氣也,質(zhì)薄而味稍輕,故傷寒湯飲,必用桂枝發(fā)散,救里最良。肉桂者溫厚之氣也,質(zhì)厚而味沉芳,故補益圓散,多用肉桂。今醫(yī)家謂桂年深則皮愈薄,必以薄桂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見其薄也。以醫(yī)家薄桂之謬,考於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異矣。又有桂心者峻補藥所用也。始剝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貼木多液之處,狀如絰帶,味最沉烈,於補益尤有功。桂開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結(jié)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蘂乾之,是為桂花,宛類茱萸,藥物之所緩,而食品之所須也。種桂五年乃可剝,春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剝之時也。桂葉比木樨葉稍大,背有直脈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為不茍云。
23.寫出以下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取未放之蕊干之()(2)固知古人制字為不茍云()
24.與“桂之所產(chǎn),古以名地”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2分)
A.因是桂的產(chǎn)地,自古以來就有名了。
B.因是桂的產(chǎn)地,古時就把桂作地名。
C.桂出產(chǎn)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地名。
D.桂出產(chǎn)的地方,古時候就是個名勝。
25.畫浪線部分介紹桂葉運用了說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聯(lián)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過12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以畫橫線的句子為例,簡要說明本文科學(xué)性和文學(xué)性相結(jié)合的特點。(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寫作70分
28.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除外)。鄭板橋的書法,用隸書參以行楷,非隸非楷,非古非今,俗稱“板橋體”。他的作品單個字體看似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有人說這種作品“不可無一,不可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