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規(guī)則是:
1、棋盤和棋子
⒈1、象棋盤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交叉組成。棋盤上共有九十個交叉點,象棋子就擺在和活動在這些交叉點上。
棋盤中間沒有劃通直線的地方,叫作“河界”;劃有斜交叉線的地方,叫作“九宮”。
九道直線紅棋方面從右到左用中文數(shù)字一至九來代表;黑棋方面用阿拉伯數(shù)字1至9來代表。
⒈2、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每組共十六個,各分七種,其名稱和數(shù)目如下:
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士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⒈3、對局開始前,雙方棋子在棋盤上的擺法見下圖(印刷體棋圖規(guī)定:紅方棋子在下,用陽文;黑方棋子在上,用陰文)。
2、走棋和吃子
⒉1、對局時,由執(zhí)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
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占領(lǐng)其交叉點,都算走了一著。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⒉2、各種棋子的走法如下:
帥(將)每一著只許走一步,前進、后退、橫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宮”。將和帥不準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如一方已先占據(jù),另一方必須回避。
士每一著只許沿“九宮”斜線走一步,可進可退。
相(象)不能越過“河界”,每一著斜走兩步,可進可退,即俗稱“相(象)走田字”。當田字中心有別的棋子時,俗稱“塞(相)象眼”,則不許走過去。馬每著走一直(或一橫)一斜,可進可退,即俗稱“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俗稱“蹩馬腿”,則不許走過去。
車每一著可以直進、直退、橫走,不限步數(shù)。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法同車一樣。
兵(卒)在沒有過“河界”前,每著只許向前直走一步;過“河界”后,每著可向前直走或橫走一步,但不能后退。
⒉3、走一著棋時,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棋子吃掉而占領(lǐng)那個位置。只有炮吃子時必須隔一個棋子(無論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稱“炮打隔子”。
除帥(將)外其他棋子都可以聽任對方吃,或主動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
3、將死和困斃
⒊1、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并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照將”,或簡稱“將”?!罢諏ⅰ辈槐芈暶鳌?/p>
被“照將”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己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tài)。
如果被“照將”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
⒊2、輪到走棋的一方,無子可走,就算被“困斃”。
4、勝、負、和
⒋1、對局時一方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
⒋1.1、帥(將)被對方“將死”。
⒋1.2、走棋后形成帥(將)直接對面。
⒋1.3、被“困斃”。
⒋1.4、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nèi)未走滿規(guī)定的著數(shù)。
⒋1.5、超過了比賽規(guī)定的遲到判負時限。
⒋1.6、走棋違反行棋規(guī)定。
⒋1.7、走棋違反禁例,應變者而不變。
⒋1.8、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規(guī)”。
⒋1.9、自己宣布認輸。
⒋1.10、在對局中拒絕遵守本規(guī)則或嚴重違反紀律。
⒋2、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
⒋2.1、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⒋2.2、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⒋2.3、雙方走棋出現(xiàn)循環(huán)反復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guān)規(guī)定。
⒋2.4、符合自然限著的回合規(guī)定,即在連續(xù)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jù)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
比賽規(guī)則
5、摸子、落子、糾正錯誤
⒌1、觸摸自己方面的哪個棋子,就應走哪個棋子,除非所觸摸的那個棋子,按行棋規(guī)定根本不能走,才可以另走別的棋子。
⒌2、觸摸對方的棋子,就必須吃掉那個棋子,只有當己方的任何棋子都無法去吃時,才可以另行走子。
⒌3、先觸摸自己的棋子,后又觸摸對方的棋子,處理順序如下:前者必須吃掉后者;無法吃掉時,必須走動前者——前者無法走時,必須用別的子吃掉后者——別的棋子也無法吃掉后者。另行走子。
⒌4、先觸摸對方的棋子,后又觸摸自己的棋子,處理順序如下:后者必須吃掉前者——無法吃掉時,必須用別的子吃掉前者——均無法吃時,必須走動后者——后者也無法走動時,才可以另行走子。
⒌5、同時觸摸雙方棋子,處理順序同5.4。
⒌6、擺正棋子必須事先爭得對方同意,而且只能在自己走棋的時間內(nèi)進行,否則以摸子論處。如系明顯誤碰某個棋子,不作摸子論處,
⒌7、一著棋走了以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手離開棋子為準。
⒌8、糾正先后走顛倒或棋子被意外挪位等錯誤,應及時進行,局后不受理。若錯誤系違反行棋規(guī)定,則按4.1.6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