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劍奇譚》的世界里,紫英這個名字總是讓人心生向往。從得知紫胤就是紫英的那一刻起,心中就充滿了對他的思念。雖然古劍有仙四的影子,但沒想到會是紫英,這個驚喜太過突然,讓人不知所措。
想象紫英如果一直留在瓊?cè)A,不下山,不遇到天河和菱紗,又會是怎樣的情景呢?菱紗送他九龍縛絲劍穗時,他在想什么呢?那個木頭腦袋,方動情,卻已知要放棄;也幸好是個木頭腦袋,看得夠淡,想的夠開,雖然不能在一起,又何妨陪你們刀山火海,衛(wèi)道天下。知道是正確的,那就去做。無論仙四還是古劍,最好的就在于這幫小孩子,夠簡單,也夠執(zhí)著,眼底清澈,心中坦然,任你鬼魅魍魎,復(fù)有何懼!
仙四中的紫英一直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卻也一直是雪中送炭的那個。紫英性子淡淡得讓編劇隨意欺負。天河是一部成長史,從一開始什么都不懂的小野人,到一劍射落瓊?cè)A,到手葬菱紗,謂之轟轟烈烈有時,謂之兒女情長有時。菱紗墓前斜斜插著的那柄望舒劍,晶藍剔透,讓人落淚。而紫英陪著,看著,滄海桑田,當年情動的女孩已是塵歸塵、土歸土,當年以寶劍狩獵的少年亦雙目失明天不假年,而當年看似文弱但眉目堅定的同伴卻是百年輪回方得一次相見。
眾皆歸去唯有他,修身成仙,藍衣白發(fā),從此歲月渺渺天地蒼茫。其實很想說,紫英修仙,純屬性格使然,紫英嗜劍,同時修仙夠靜,適合他,他也有天賦能做好,而且做好了有益天下,至少,在需要的時候他覺得自己能有力量去做點什么,而不用再看身邊人一個一個遠去。仙四的結(jié)尾百年之后,夢璃歸來,青巒峰上紫英御劍而去,唯留一句:韶華白首,不過轉(zhuǎn)瞬,唯有天道恒在,往復(fù)循環(huán),不曾變更。
韶華白首不過轉(zhuǎn)瞬……三百年前的紫英如是說。而三百年后天墉城,白云間,親手養(yǎng)大的愛徒向他跪下,自請以己之命換天下安寧,他不能不允,也不可不允,于是,他說:“欲我成全之事,卻始終危及你之性命……我一再應(yīng)允,又當情何以堪?”——情何以堪?情何以堪?!三百年前說著“唯有天道恒在,往復(fù)循環(huán),不曾變更”的人,三百年后,卻忍不住這樣問天道:“情何以堪……”
畫面上是那同樣的藍衣白發(fā),同樣的縛絲劍穗,同樣的眉清目遠——紫英紫英紫英紫英,我忍不住這樣一遍遍喚你的名字。
三百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它足夠我們?nèi)プ吆芏嗟胤剑?jīng)歷很多事,想很多東西,遇見很多人。葉沉香不愿入輪回,戾氣不散,昔日的自閑山莊已成人人繞道的鬼莊;歐陽于天地之道間越行越遠,終墮魔道;那么紫英呢?我們知道的只是,三百年后,紫英身邊,有兩個徒弟,大的叫陵越,繼承了他的衣缽,清正中直,有容人之量,大家之范;小的叫百里屠蘇,天煞孤星命,明是非,知大義。鐵柱觀水面上,兩人明知水下是九死一生時,陵越讓屠蘇留在上面,自己下去,說師傅只有兩個徒弟,總得留一個在他身邊;鐵柱觀水面下,久不見陵越出水的屠蘇下去,一拳打昏師兄,讓人帶上去,說,我們總得留一個在師傅身邊,你留,我去。屠蘇身帶煞毒,紫英數(shù)年致力于如何還幼徒康健之身,不可得。終是昆侖山、天墉城,屠蘇雙膝跪地,拜別師尊,從此天人兩隔,再難相見,當初鐵柱觀一語成讖。
百年歲月有過客,有旅人,更有那些,想留下卻留不得、想忘卻但心中烙印再難忘卻。性子淡的紫英也會問天道“情何以堪”;性子淡的紫英也有留不得;性子淡的紫英,藍衣白發(fā),脊背挺直。
古劍的ost里,最喜歡那首,青冥劍誓。cd中關(guān)于這首曲子給出的釋義極好:“他從遙遠的昆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