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天龍八部》翻拍得還可以!符合原著!金庸先生的作品其實已經(jīng)用不著再去改編了,照著小說拍就沒問題,他已經(jīng)把自己要表達的東西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寫的很明白了,即便有問題也是一些細節(jié)上的GUB,這東西就看編劇想怎么補了,但大方向沒得改,改編的稍微不對,就容易毀人設(shè),之前就有不少導演和編劇干了這費力不討好的事兒。
先說說感覺比較好的地方吧。單看段譽這條故事線的話,我覺得還是比較符合原著的,也沒太怎么改。段譽剛出場的時候我是真覺得不習慣,而且覺得有點浮夸,直到他從神農(nóng)幫出來去萬劫谷的路上,偷聽干光豪和葛光佩說話那段,感覺好一些了,直到掉到無量玉壁之后,才覺得這版段譽還覺還可以,對我來說是否像之前陳浩民或者林志穎的段譽不重要,讓你能代入原著的段譽其實就可以了,所以也能看出只要用點心照著原著拍,就能有比較不錯的完成度,反之,就像編劇原創(chuàng)的喬峰線和慕容復線,就起到了反效果。你能明確的感受到原著劇情和原創(chuàng)劇情重疊之后的反差感。
大家肯定都愿意看喬峰的故事線大家肯定都愿意看喬峰的故事線,并且小說開始的這段關(guān)于段譽在無量劍派、萬仇谷的劇情除了遇到神仙姐姐玉像之外都不如后續(xù)劇情有意思,但在看劇的時候,我還是想好好把段譽線看完,一到喬峰或者慕容復的故事線我就想快進……
接下來說一說我開篇就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小說里一些東西要不要改的問題。從小說的故事發(fā)展,紙面上的第一主角雖然是段譽,但內(nèi)核層面的主角應該是喬峰(蕭峰)乃至一切有背景故事的角色,所以觀眾們都喜歡看喬峰的故事線也無可厚非,要是按原著來拍,怎么得10集以后才能登場了,開場就鋪墊喬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就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喬峰在小說登場之前的事拍的太多就容易減弱后續(xù)劇情的可看性,像喬峰第一次出場斗酒的場面那種亮眼的感覺就不會有了,當然這還是小事,而第一次揭露身世以及杏子林那一連串事件的懸疑性和緊迫性、馬副幫主之死的懸疑性、康敏的善惡觀、少室山的高潮等都會大打折扣。如果真想弄一個喬峰的提前出場,97TVB版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改編,用一個無關(guān)于原著、不影響角色時間線和人設(shè)但又能貼合原著設(shè)定的事件帶出喬峰,但95版也弄得有點過了。
關(guān)于人物的出場關(guān)于人物的出場,金庸先生的小說在塑造人物的時候經(jīng)常使用倒序、旁人描述等方式帶出角色,再讓角色真正出場之后跟之前描述形成反差來給讀者帶來深刻的印象,這樣在紙面上就會有一些留白,在改編影視劇的時候就給了編劇好多發(fā)揮空間,但問題是這些留白不是作者沒寫,而是寫作方式導致的,如果編劇不對照原著的內(nèi)核瞎編,就會出現(xiàn)問題。比如原著里各角色的出場:喬峰是在松鶴樓跟段譽斗酒才第一次出場,接著就是杏子林揭露身世,想一想這進度是不是挺快,也能看出金庸先生塑造人物的功力,小說短短一回不到兩回里就把喬峰的人物性格、心思以及作為大幫派領(lǐng)袖的能力都描述了出來;而慕容復的第一次正式出場,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珍瓏棋局的時候慕容復才正式出場,直到少室山1V3和3V3的時候,蕭峰和慕容復才第一次見面。
原著的設(shè)定其實是對的,在古代,通訊不發(fā)達,即便都名滿天下,也不一定見過。當然影視劇改編想讓喬峰和慕容復提前見面也不是不可以,但這就有一個問題,就是聚賢莊喬峰戰(zhàn)群雄救阿朱那里的人物高光度會大大降低。
原著里是喬峰對慕容復是神交已久,有心結(jié)識這位不曾謀面且與自己齊名的英雄人物,有點英雄惜英雄的意思。所以喬峰是為了救一個自己欣賞但不曾謀面之人的小丫鬟,才去聚賢莊以身犯險,這才能體現(xiàn)喬峰的那種男子漢氣概,也因此在少室山發(fā)現(xiàn)慕容復是這么個貨色,才會說出:“蕭某大好男兒,竟和你這種人齊名!”這句話了。如果喬峰跟慕容復早就見過,那他救阿朱就是救一個自己熟識朋友的婢女,那就有點人之常情的感覺了,喬峰的人物高光度會大大降低,而阿朱對喬峰的死心塌地也會缺了那么點意思。
另外就是慕容復,提前出場也沒啥,但慕容復也沒必要塑造成一個陰著臉、感覺沒事就要背刺誰的感覺吧,至少慕容復在表面上是一個看著比較大氣沉穩(wěn)的少年英才,而且前期就讓他跟喬峰分出了勝負,還是在一幫有頭有臉的江湖豪杰面前,這不扯呢嘛,這時候北喬峰、南慕容的勝負就天下皆知了,往后咋演,這就像蝴蝶效應,會開啟一個跟原著不同的平行宇宙,編劇你知道不!
還有其他細節(jié)還有其他細節(jié)。比如原著里游坦之這么個扶不起來的貨,連他爹都犯愁他以后咋辦,在這部劇還跟游氏雙雄討論慕容復武藝啥的。而喬峰就是跟武松一樣的人物,直男、豪爽、戾氣重,但又聰明機警、應變能力極強的人物,所以他在杏子林面對幫中政變,內(nèi)心已經(jīng)略有驚慌的情況下,仍舊臨危不亂,乃至使了一些小心機,兵不血刃平息政變,所以喬峰跟郭靖是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不是個憨直的人,而他的武功也跟他的性格一樣!
除了剛猛之外,更是一個技術(shù)流,與其說他武學天賦極高,但更多是一個有著“獨孤九劍”屬性天賦的感覺,就是他總能發(fā)現(xiàn)別人武功里的BUG,無論對手多強、實力差距多懸殊,他用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破綻,就好像即便他是初中學歷,你給他高考題他也知道出題人要考你什么、想讓你答什么,這就無解了,所以塑造喬峰,性格上拿捏的準,武打表現(xiàn)要是個技術(shù)流,蠻力強推那是前期的郭靖;另外就是如果按照劇里的時間發(fā)展,等段譽遇見喬峰的時候,喬峰剛當上幫主沒兩年,那就有問題了,喬峰走的是技術(shù)流、經(jīng)驗流,不是靠奇遇,那他剛當上幫主沒多久就遇上杏子林的政變,還能處理的這么得當,那就不是有著無數(shù)江湖經(jīng)驗以及不少幫主經(jīng)驗的喬峰了,在處理政變的時候缺少說服力。
目前就想到這么多,先觀望吧,還是題目我想說的話:改編不是不能改,而是怎么改的問題,不要影響人設(shè)和內(nèi)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