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棋盤怎么畫如下:
然后開始畫棋盤上面的線。具體的畫法如下:
五子棋棋盤由橫縱各15條等距離,垂直交叉的平行線構(gòu)成,在棋盤上,橫縱線交叉形成了225個交叉點為對弈時的落子點。
以對局開始時的黑方為準(zhǔn),棋盤上的縱行線從近到遠(yuǎn)用阿拉伯?dāng)?shù)字1——15標(biāo)記,橫行線從左到右用英文字母A——O按字母順序標(biāo)記。由于每個英文字母都對應(yīng)著一條縱線,每個阿拉伯?dāng)?shù)字都對應(yīng)著一條橫線。
所以棋盤上的每一個交叉點都可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dāng)?shù)字的組合來標(biāo)示出來。在標(biāo)示各點時,要將英文字母放在前邊,阿拉伯?dāng)?shù)字放在后邊。如“L6”“F4”等,不可以標(biāo)示成“6L”“4F”。
五子棋的起源:
相傳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無意之中畫下了十七條橫線十七條豎線,這無意中的發(fā)明造就出了五子棋。早在公元595年古人就用瓷來燒制五子棋盤了。千百年來人們用各種材質(zhì)來制造圍棋的棋子,如:玻璃、瓷器、玉、瑪瑙、銅等等。
古代五子棋棋盤與圍棋棋盤是通用的,漢魏時為十七路(17×17)棋盤,至南北朝時即已流行十九路(19×19)棋盤,直至1931年,才出現(xiàn)所謂五子棋專用棋盤,如圖所示,為十五路(15×15)棋盤,形狀近于正方形,平面上畫橫豎各15條平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