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四孝是: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嚙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嘗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楊伯峻在《經(jīng)書淺談》考證說:元代郭守正將24位古人孝道的事輯錄成書,由王克孝繪成《二十四孝圖》流傳世間;清末,張之洞等人將之擴編至《百孝圖說》。
應園先生邀請為其86歲父親慶壽,陳少梅完全依照元代王克孝《二十四孝圖》內(nèi)容繪制了《二十四孝圖》卷,與之相比,徐操創(chuàng)作的《二十四孝史》則更具個性化。
我國對二十四孝的規(guī)定:
1、2012年8月13日,由全國婦聯(lián)老齡工作協(xié)調(diào)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fā)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動標準。
2、2012年6月,《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修訂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來審議,修訂草案中新增一條“?;丶铱纯础?,引起社會巨大關注和爭論。
3、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副主任吳玉韶昨日表示,新二十四孝行動標準與舊“二十四孝”形成對比,就是想告訴大家,時代的腳步在不斷向前邁進,對孝文化的理解,既要傳承又要有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