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體驗了《NBA 2K11》這款游戲后,我對其誠意之深感到印象深刻。雖然完美無缺的作品難以尋覓,但這款游戲帶給我的震撼卻是無法忽視的。初拿到游戲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扮演喬丹,加入聯(lián)盟與眾多高手一較高下。但是我很快發(fā)現(xiàn),想要解鎖喬丹模式,必須先完成挑戰(zhàn)模式。于是我開始了挑戰(zhàn)模式的征程。
挑戰(zhàn)模式挑選了10個喬丹的經(jīng)典時刻進行重現(xiàn),其中包括5個總決賽模式(遺憾的是,沒有太陽隊的比賽)。另外還有諸如69分大戰(zhàn)活塞、騎士、Celtic和紐約等經(jīng)典賽事。在這過程中除了贏得比賽外,還需完成一系列任務(wù),如得分、助攻、籃板、搶斷和限制對手得分。
對于喬丹這樣的得分高手來說砍分自然不在話下??刍@、急停跳投、晃開對手的中投,甚至三分球,只要手感好,80年代的喬丹三分同樣能帶來驚喜。相較于《NBA 2K10》,《NBA 2K11》的運球過人更具挑戰(zhàn)性。面對對手必須拉開距離,才能施展想象力。如果電腦防守過于嚴密,可以嘗試在罰球線附近進行干拔。
在取得一定分數(shù)后,電腦會對我進行雙人包夾。通常在第二節(jié)左右,電腦會派出兩名球員來對我進行圍剿。這時需要調(diào)動隊友,避免盲目出手,以免送給對方快攻機會。我常用的破包夾方法是:在對方球員未落好位之前,直沖底線,松開加速鍵RT,然后LT拉回來。這時防守球員一般會被晃倒,隨后RT+右搖桿,即可欣賞對方內(nèi)線被暴扣的畫面。當然也有被蓋帽的風險,但這是我默認難度下的打法(Pro),其他難度可能不適用。
喬丹的得分能力令人嘆為觀止,無論是拉桿、換手上籃、人堆中一對四換手、暴扣、滯空投籃,還是倚在對方身上單手放籃、底線硬吃翻身跳投,都讓人感受到無盡的暢快。而且這些動作真實還原,與電視上看到的喬丹幾乎一模一樣。2K11的制作組,實在令人佩服!
在助攻方面?zhèn)髑虿灰嗣つ?。隔人傳球容易被斷,?yīng)多利用雙人包夾制造的空位。通常Paxson或Pippen會在外線空出位置,這時可以嘗試三分球。突破時多往Grant所在的位置附近突破,當對方大個補防時,傳給Grant進行中投。在禁區(qū)附近的中投,Grant非常準確。我的很多助攻都是依靠隊友的中投刷出來的。早期的公牛隊,球員三分球能力不強,但中投相對穩(wěn)健,在對湖人的場均11個助攻中,基本上靠隊友的中投、助攻上籃或扣籃。
在籃板方面超音速與爵士的任務(wù)都需要籃板個數(shù)。前者是9個,后者是7個。這需要看運氣,因為主要是隊友與我競爭。很多次球彈到我這邊,但Rodman或Pippen就在旁邊,導致籃板丟失。進攻籃板不好搶,只能依靠防守籃板。而Rodman又是籃板王,兩個任務(wù)都是同一隊,這讓我感到十分尷尬。喬丹的防守對象一般是外線球員,當看到有籃板要跑回去搶時,往往已經(jīng)來不及了。沖搶是一個方法,還有在籃板下落的瞬間切換隊友跑開,最后都不行的話,只能SAVE/LOAD了,雖然比較累。
在搶斷方面最后一個Jazz的任務(wù)需要四個搶斷。喬丹的搶斷能力很強,但若在Stockton原地運球準備組織進攻時伸手去斷,基本斷不到還可能犯規(guī)。最好在他運球起動變向的一剎那伸手,這樣比較有效果。另外對方拿住球發(fā)呆時也可以嘗試,但成功率較低。這時需要配合玩家的反應(yīng),球掉的剎那就要控制球員去撿,對反應(yīng)要求較高。本作斷球難度明顯加大,Malone拿球我在他旁邊死命按X都無反應(yīng)。最好2K10那個無恥的站在控衛(wèi)旁利用分衛(wèi)回傳刷搶斷的bug已經(jīng)沒有了,現(xiàn)在人家分衛(wèi)會運球過半場再交球。
在限制對方得分方面,雙人包夾是必不可少的。人類電影精華不會三分,但快攻扣籃極猛,滑翔機兩項都精通。我通常用Pippen防守他們。老鷹隊可以放棄韋伯,隨時用控衛(wèi)去干擾Wilkins,協(xié)助電腦進行雙人、三人包夾。土豆要過就讓他過,反正他那身高進去就死路一條。要罰球線中投就用大個補一下,無礙的。這個任務(wù)比較容易。開拓者有點難搞,Potter是明星控衛(wèi),一不留神就讓他得分了